开栏语:为充分展现新时代养老护理员的良好精神风貌,提升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,即日起,安徽省民政厅将在本报展现2024年度优秀养老护理员风采宣传,报道我省养老护理员优秀事迹,讲好“养老故事”。
杨冬锐 这幅藏头锦旗为什么送给她?
星报讯 “冬阳春风暖,锐团奉爱心”,这样一幅藏头锦旗里藏着杨冬锐的名字,既是对杨冬锐工作的肯定,也是对杨冬锐的一种鞭策。 杨冬锐现就职于中铁佰和佰乐(巢湖)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,从事一线养老服务工作。
说起自己的从业经历,从稳定的护士岗位转入当时家人都并不看好的养老行业,杨冬锐说,“我觉得医院的护理工作我已经能熟练应对,养老是个朝阳产业,我想挑战一下自己。”2018年11月,已经是医院外科护士长的杨冬锐,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,怀着对养老事业的憧憬和向往,走出了“舒适圈”,一切从“零”开始。 在工作中,杨冬锐认真听取老人们的意见和建议,将心比心,发现生活细节中隐藏的真实需求,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,开展兴趣爱好调研,尊重和采纳大家意见和建议,针对性开展常青课堂、兴趣班、八段锦、医疗保健操、智能一点通、新闻说等活动,发挥老人“老有所养,老有所乐”的作用。
“曾经有一位奶奶入住,她的女儿看到我们团队很年轻,不太放心,当时她住在大蜀山附近,每天都要往返我们这里,路程挺远的,而且经常搞突然袭击。”杨冬锐,他们团队虽然年轻,但是真诚服务每一位老人,服务“夕阳”。“和老人相处时,只要足够真诚,老人能够感受到你的用心。”后来,这位女士也感受到了母亲在佰和佰乐的入住非常顺利和开心,也渐渐地放下了芥蒂。 从不了解、不接受到对杨冬锐完全信任的老人,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…… “多思考,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与老人打交道。比如,活泼型老人,选择轻松、活泼的形式交流,满足他们爱交际的需求。稳定型老人,与他们沟通态度诚恳,不说漂亮话,多做实际事。对于忧郁型老人,默默地为他们服务,不过分热情,不开玩笑,尊重隐私,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。常常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发现老人日常生活细节中隐藏的真实需求,付出真心为老人解决实际生活难题。”杨冬锐说,这就是她的工作哲学。 (记者 祁琳)
武梅 老人就像孩子一样,也如我的亲人一般
星报讯 “阿姨,我来给您剪个指甲吧”,“爷爷,胶布卷边了,我来给您重新贴一个”……在合肥九久夕阳红老年城,养老护理员武梅的口袋里装满了小工具,随时都能拿出来使用,“我每天穿梭在楼层里,能处理的小问题就随手处理了。”这是武梅的小习惯,也反映出她的细心。
武梅今年27岁,从事养老护理员工作已经五年多时间了,常有人问她为啥选择了这个职业,武梅总是笑着说:“毕业后就来到养老院工作, 一直照护的都是失能、半失能老人,他们就像孩子一样,也如我的亲人一般。” 工作多年,武梅也总结了自己的工作经验,对于失智老人,情绪和行为异常是因为有些需求和认知没有被满足,也可能是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或身体不舒服,不能正确表达,需要护理员仔细甄别和观察,及时收集老人生活中的信息,找出失智老人的突破口,进行智慧护理。
从事养老服务行业,面临死亡和生命的衰退是必然的,武梅坦言,第一次面对死亡时,也并没有觉得可怕,相反满是心疼。2018年,武梅参加工作没多久,一直照护的一位上海老太太突发疾病,生命体征逐步下滑。 “当时一些比我年纪大的同事在做最后的处理工作,怕我年纪小害怕,让我不要参与。”武梅说,但当时她只有心疼。 “奶奶在世时,我常帮她打小番茄汁喝,每次她都是说‘谢谢侬’,我们常在一起聊天。在她生命的最后,我就想在身边陪着她,不让她有孤独感和失落感。”相反,看到有的老人在吊了两个多月的升压药物后,身体情况有了好转,武梅也是说不出的高兴。 也许正是因为年轻又细心,武梅也深得老人们的喜欢,“他们就把我当成孙女,我也把他们当成爷爷奶奶。” 在工作中,武梅也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认真做着,也用自己的方法呵护每一位老人,让老人安心养老。“有位奶奶想吃零食,但是面对自己儿子又不好意思说,我发现了这一点,奶奶家儿子来探望时,我就给他打打边鼓,提醒一下,这位奶奶后来可高兴了,逢人就发零食。”(记者 祁琳)
)
|